[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位於台中市館前路,是國內第一座自然科學博物館,於民國75年元旦開放參觀,全館擁有最現代化的科學儀器設備,規模可與各先進國家相比;內不可分為地球環境廳、 太空劇場、 中國科學廳、 生命科學廳、 科學中心等五大部分。館內逼真的生態造景、天文資訊、生動活潑的各式影片、模型等, 是認識動物生態和天文科學的最佳去處。 [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] 肩負傳統自然歷史博物館之任務, 對自然物與人類學遺物進行收藏與研究。最近幾年來,致力於台灣的生物多樣性調查與維護。此館展示的內容在強調「人與自然」的觀念,藉以教育社會大眾自各個角度去了解人類,了解人與自然互相依存的關係提昇國人科學知識的水準。在新的時代,我們將努力成為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自然科學博物館,再往國際一流博物館的目標推進。
門 票:全票100元,學生團體:50元,一般團體:70元
地 址:台中市館前路1號
電 話:(04)2322-6940
網 址:h t t p : / / w w w . n m n s . e d u . t w
交通資訊:
自行開車:由中港交流道下高速公路接中港路直行,右轉美村路即可抵
達 。
搭 車:台中火車站轉搭公車:
台中客運:35、71、88、146、6106、6147。
仁友客運:22、37、45、48、72、125。
[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自100年5月11日起推出《流動的女神---
台灣媽祖進香文化特展》。
[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分為人類文化廳及地球環境廳。
[國立自然學博物館]戶外的塑雕暴龍栩栩如生。
這是[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戶外的[達悟船屋]模型,達悟人的家屋
毗鄰而建,構成集中式的村落,在村落與港口之間,搭建船屋作為放置
漁船的地方。
[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戶外的三角龍的塑雕模型。
[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匯集全台知名廟宇媽祖文物,包括媽祖神轎、媽
祖神像等,展出時間,到11月13日止。
[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自民國100年5月11日起推出「流動的女神-
台灣媽祖進香文化特展」,分別從社會、文化與藝術面向呈現台灣媽祖
進香文化特色。
此 為 人 人 敬 仰 的 媽 祖 神 像 。
這是媽祖繞境時常見的土地公及千里眼與順風耳。
一世紀前四川某地的磚雕,上面雕出太陽神伏羲和月亮女神女媧,在洪
水之後重新造人的情景。
陳列了媽祖進香陣頭常用的文物,包含「旗開」、「樂揚」、「武駕」
和「神行」等四個子題。
這裡是海底生物導覽區,可了解海底生物的澳妙與探討。
這是雕刻玻璃雕出海底生物的圖案。
[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推出深海奇珍特展,介紹生存在地球上這個高壓、
吊燈的大鐘水母、擅長製造國慶煙火的管水母、穿著絢麗螢光彩衣的各種
水母。
[牠們的世界] 水 底 生 物 的 優 美 圖 案 。
[鱷 魚] 係一種水陸兩棲嘅動物,但好少離開水太遠。因為眼同鼻孔都生
喺頭頂上面, 當佢匿埋喺水裏面,獵物好難發現佢 。而家體型最大嘅鱷
魚係灣鱷,一般紀錄長達 8 米(甚至 10 米);而揚子鱷,侏儒鱷等體型
最細。
[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 館 內 的 視 聽 室 。
[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展出至今約九千年至一萬兩千年,在許多史前人
類的遺跡中,經常可見長毛猛象的遺骸,史前人類的 洞穴中,也曾發現
輪廓清楚優美的長毛猛象描繪壁畫 。
早期的人類定居者學習種植,並改良野生榖物,他們在河流沿岸邊肥沃
的土壤上種植。
[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所展出的長毛象全隻骨骼標本。
1988年8月開放,共有生命的起源、植物的演化、恐龍廳、古菱齒
象、哺乳類的演化與適應等十三個主題展區。
[北極狐]這種小狐為了找尋食物兒經常長途跋涉,對於食物並不挑剔,
它的主要獵食對象是旅鼠,所以它的族群數往往隨著旅鼠的族群升降。
獵人視其冬季的毛皮視為珍品。
[袋鼠]除懷孕期以外,只要雌袋鼠身體強壯,即使在哺乳期,雌袋鼠也
可以交配並受孕。不過,受精卵發育到100個細胞時,就停止生長。
一直等到幼袋鼠長大,並離開育兒袋;或者幼袋鼠夭折,育兒袋空著的
時候,受精卵又可繼續發育。
[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「 哺乳動物的時代」因為能夠適應環境的劇烈變
化而存活下來。
[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是國內第一座科學博物館,也是第一家將自然科
學生活化、趣味化的大型博物館恐龍展區並展出機械電動恐龍,一隻長
達7公尺、高4公尺的暴龍。
逼真的電動暴龍還會發出巨吼聲,彷彿來到侏儸紀公園。
這兩隻會說話的訊猛龍也是電動的極為逼真。
[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所展出的暴龍頭骨之模型。
[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重金購進珍稀的恐龍化石,包括「竊蛋龍媽媽與
五個小孩」。
[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所展出三角龍的頭骨之模型。
[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]是近年來規模最大,恐龍化石最豐富,也最具科
普教育價值的恐龍展覽。
認 識 人 類 各 個 器 官 的 組 織 圖 表 。
人 體 的 誕 生 解 說 圖 表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