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豆 腐 岬]位於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漁港東側,係由陸連島和沙洲連貫而成的,又稱沙頸岬,海岬岩礁呈豆腐狀,故稱「豆腐岬」。原本被規劃為漁港專用航港,卻在南方澳東側的防波堤完工後,其地形成為一處半封閉的弧形,凹槽底部的海灘,成了附近居民嬉水的好去處。民國七十年代
中期,縣政府建設並美化此地海域為觀光景點,當時鎮長林棋山在其門面題字立碑,取名為「豆腐岬」,而「岬」字意為伸入海中的小陸地,與原來實景意義相去甚遠,因此,凡是從沒見過原來那個水泥墩的人,總是會被「豆腐岬」這三個字所迷惑。「豆腐岬」除了名字誘人外,這裡的海裡生態之豐富更是十分特殊,經潛水專家調查,此處海域的珊瑚覆蓋率達到百分之六十,僅次於綠島,國內排名第二。
地 址:宜蘭縣蘇澳鎮南方澳境內
電 話:(03)997-3421(蘇澳鎮公所)
交通資訊:
自行開車: 1. 國道五號:由國道一號(中山高)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
道五號(北宜高速公路),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
號方向行駛,轉台2戊,接江夏路、南寧路、內埤路過造船
巷即可到達[豆腐岬]。
火 車︰搭乘北迴鐵路至蘇澳站下車→轉搭開往南方澳的台汽客運→至
南方澳站下車→過跨海大橋即抵[豆腐岬]。
客 運:由基隆搭往蘇澳的國光客運班車,在蘇澳站下車,蘇澳後搭國
光客運班車往南方澳,沿港口方向前行,即可到達。
或在羅東火車站後站右側搭國光客運(羅東-南方澳)之班車
在終點站下車再步行既可到達[豆腐岬]。
[豆腐岬風景區]有一座頂上有條旗魚的標誌下為「魚群豐收」由
獅子會所敬贈的。
此條道路為南方澳與蘇澳的主要道路。
這座大橋為[跨港大橋]是蘇澳通往南方澳的主要橋樑。
站在橋上可觀賞到南方澳碼頭停留的漁船景觀。
這是南方澳漁船的出入海口。
[豆腐岬]位於南方澳與漁港東側,係由陸連島和沙洲連貫而成的風景優美
的小海灣,又稱沙頸岬,景觀特殊,海岬岩礁呈豆腐狀,故稱「豆腐岬」
而鄰近的菜刀嶺,攀登俯瞰附近海岸風光,堪稱「別有洞天」。
[豆腐岬風景區]也是釣客喜歡到此垂釣的地方。
此為南方澳的一處修船廠,工人正在整修漁船的景象。
[豆腐17岬]海鮮餐廳;地址:宜蘭縣蘇澳鎮造船路47號
來到[豆腐岬]門外有顆巨石作為地標,為鎮長林棋山題。
[豆腐岬風景區]有一整排圓弧型的涼亭。
[豆腐岬風景區]海岸邊圓弧形的景觀涼亭。
[豆腐岬]位於南方澳漁港東側,其形成是由一陸連島和連島沙洲連貫而
成的地形,又稱為沙頸岬,其地形呈孤狀,凹槽面向海洋,是台灣海灣
中少見的奇特景觀,因狀似豆腐,故稱[豆腐岬]。
這是[豆腐岬風景區]的一處男女化妝室。
[豆腐岬風景區]有寬闊的觀景步道及青青草地。
[豆腐岬風景區]留有昔日的圓形砲台場地。
[豆腐岬]是南方澳一處風景優美的小海灣,其形成是由一陸連島及連島
沙洲連貫而成的,又名「沙頸岬」,景觀特殊。
此棟景觀大樓為[蘭陽四季會館]。
[蘭陽四季會館]訂房專線:03-9595701園丁:0912-228817 會館位置:宜
蘭縣冬山鄉太和村美和路一段 62 巷 190 號
[南方澳討海文化館]位於南方澳跨港路2號,由舊的海防哨所整修而成。
開放時間為每週六、日上午10時到下午4時,平常日若有團體想參觀,可
跟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(03)925-5650接洽。
[南方澳討海文化館]使其成為討海文物典藏、展示及南方澳深度旅遊資
訊中心。「南方澳討海文化館」的設置,彰顯南方澳漁村透過「向海討
食」既謙卑又無畏的精神。
[南方澳討海文化館]裡面展示討海人的漁船木雕作品。
[南方澳]是一位於台灣東北部的宜蘭縣蘇澳鎮境內東南方,東臨太平洋
的天然漁港,除了是台灣三大漁港之一外,也是東部遠洋漁業的重要基
地。 南方澳人口數約八九千多人,其中從事漁業的人口有80%。
[豆腐岬風景區]遺留一座昔日的軍事碉堡,目前供給遊客觀賞拍照。
從碉堡內的砲口可觀賞外面的海景。
[豆腐岬風景區]從碉堡的外觀看來證實了昔日是軍事重地。
在碉堡的窗口能觀賞到洶湧的巨浪打上岸邊。
[豆腐岬風景區]在堤岸邊會時常觀賞到巨浪的景觀。